國度博物館參觀,一處專題展覽的標題一下子吸收了我的眼光。它是澳大利亞國度博物館在北京展出的《巨匠:澳大利亞樹皮畫藝術家》展覽。簡直是同時,一下想到了剛剛寫完的一篇關于66-92年版澳大利亞紙幣1元面值的反面的樹皮畫。樹皮畫到底是什么樣子?畫家又是誰?可不能夠從這里面找到答案呢?一股莫名的興奮,忙不及進去尋覓答案。
進入展館,眼前展出了一幅幅相似木板上的繪畫。畫板比擬平,和想象中樹皮的斑駁以及腦海中樹皮畫用樹皮拼接起來的畫概念完整不同。樹皮畫應該是某種樹內(nèi)層的樹皮(揣測)為畫布、采人發(fā)為畫筆、取赭石為顏料,樹皮畫完整取材自自然的樹皮畫,以熱烈明晰的顏色組合呈現(xiàn)質(zhì)樸原始的藝術狀態(tài),記載原住民肉體世界與文化傳統(tǒng)圖像,融美學與人類學的重要價值。
想曉得的信息終于呈現(xiàn)了,展板上很明白的記載了66年版澳大利亞1元上樹皮畫的作者,他就是戴維.馬瀾紀。1元反面記載的正是他繪畫的展示神祖獵人顧如敏潤古葬禮的畫面。但展出的這幅畫是1980年的作品。顯然和66年發(fā)行的1元不是一幅作品。但內(nèi)容卻十分類似,置信是作者的后期關于這一題材的再創(chuàng)作。
1966版1元反面的繪畫(紅框局部)與上面這幅展出的同樣描寫喪葬內(nèi)容的繪畫一模一樣。馬瀾紀為代表的澳大利亞原住民發(fā)明的以原始宗教為主題的繪畫藝術,表達著原住民對世界的了解,也記載數(shù)萬年以來代代相傳的部族歷史和傳說。